9月3日,我校于北京召開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項目專家論證會。會議邀請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我校常務副校長孫冬柏、物理學院院長鄭躍、物理學院黨委書記許東黎出席會議。中山大學中子譜儀項目團隊代表、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合作團隊代表以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有關代表等3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現(xiàn)場
孫冬柏常務副校長表示,中山大學一直高度重視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這個項目。會上,我校王猛教授、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童欣研究員圍繞項目意義和必要性、建設方案、投資估算、項目基礎和實施條件、組織管理、運行管理、風險分析、效益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
專家組認真討論后對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項目進行論證,并達成共識,對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項目建設意義重大,目標明確、風險可控,方案完善合理,論證科學充分。
項目建設的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是中國首個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譜儀。它可以研究物質(zhì)中原子、分子、自旋等動力學過程,同時具有能量和動量分辨率,是研究材料晶格和自旋動力學性質(zhì)最重要、最直接的工具。它的建設將依托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zhèn)的中國首個(世界第四個)散裂中子源。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國家“十一五”時期規(guī)劃重點建設的十二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由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本項目瞄準前沿基礎科研重大問題,將填補我國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這一類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的空白,有助于突破相關基礎與應用領域前沿研究的制約,提升我國在該研究領域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