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1月21日廣州電(通訊員許峻銘)近日,由中山大學和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賽決賽于線上舉辦。本屆比賽以“百年回眸”為主題,共有10支隊伍從44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入圍決賽。
本次比賽的評委由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左雙文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林輝鋒教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趙立彬教授、孫宏云教授、谷小水副教授擔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安東強教授、歷史學系黨委副書記徐翠豐老師,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副書記賀彗星老師、歷史文化學院學工辦周沖老師,南開大學張葉博士,華南農業大學倪根金教授、楊品優教授、楊柳老師等嘉賓出席活動。
安東強教授在致辭中對來自全國各地多所高校的老師、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入圍決賽的各支隊伍的努力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誠摯邀請同學們、老師們來年以口述史大賽十一年回顧的契機共同討論大賽各屆成果。安東強教授指出,口述歷史作為歷史學介入到當下的新的途徑與手段,已經日益為整個中國知識界所了解與介入,作為史學向下深入的重要手段,口述史可以記錄普通民眾有血有肉的生活,在充滿人文關懷的同時也拓寬了歷史學的視野。

安東強教授致開幕辭(來源:歷史學系)
在比賽環節,10支隊伍先后以作品展示和答辯的形式帶領與會人員回溯時空,穿過百年默默風塵,深入挖掘不同群體的生活苦旅,講述歷史背后的動人故事。

10支參賽隊伍線上展示(來源:歷史學系)
在答辯環節中,五位評委老師就“文獻與口述材料上的平衡性” “采訪對象不同導致采訪內容的特殊性” “如何確定訪談對象的代表性與典型性”等問題與參賽選手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對所述的歷史作了解讀與剖析。
經過評委會認真討論和嚴格審核,本次比賽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來自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的三支隊伍共同摘得桂冠。
口述歷史是歷史研究的重要方式,以其獨特的魅力推動著近現代史學研究的發展。在本次比賽中,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講述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百年來新中國發展中多個領域的參與者、建設者,豐富了近現代史的研究。在國內多所高校的支持與廣大青年學子的響應下,由我校主辦的全國大學生口述史交流比賽已經走過了第十一個年頭,在此期間,涌現出大批高質量的口述史作品。這項賽事對推動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傳播和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史學創新人才培養卓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附: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賽決賽獲獎名單

文稿終審:歷史學系 楊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