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12月29日廣州電(通訊員陳朋親)12月26日,由中山大學和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研究》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協同聯動的路徑與政策”研討會在廣東大廈召開。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教授、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規劃部部長楊霖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艷華主持研討會開幕式和研討會報告。

研討會現場(來源: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 陳多多攝)
中山大學李善民副校長線上致歡迎辭表示,充分發揮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作用,探索協同聯動發展新模式,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重點任務之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實施,為促進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協同聯動注入了新動力。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兩個合作區建設方案,推動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協同聯動,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有利于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協同聯動的機制、路徑與政策創新等問題進行研討與交流,非常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
來自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省委改革辦、廣東省大灣區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南沙開發區、前海管理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政府相關部門和中山大學、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廣東省交通運輸規劃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近20位專家學者以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出席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互聯互通、科技創新、人才服務、產業體系、營商環境等各個層面的協同聯動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文稿終審: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 毛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