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12月7日廣州電(通訊員梁一川)近日,廣東省總工會發布《關于命名省模范職工之家、省模范職工小家、省優秀工會工作者的決定》,我校附屬第三醫院工會、孫逸仙紀念醫院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之家;計算機學院分工會獲評省模范職工小家;生命科學學院何淼、腫瘤防治中心彭望清獲評省優秀工會工作者。
廣東省模范職工之家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工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忠誠黨的醫療衛生事業,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激發基層工會活力,落實教職工福利,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和職工之家建設,形成了“三院歡迎您”“三院關心您”“三院感謝您”等系列品牌活動,將廣大教職工緊緊凝聚在一起。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表現突出,涌現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護理團隊被評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感染科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楊揚、陳妙霞、段孟歧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鄭小燕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劉靜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
廣東省模范職工之家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工會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工會在上級工會和醫院黨委領導下,致力于增強職工歸屬感、幸福感,醫院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通過提高職工福利待遇、落實各項慰問補助制度等構建溫暖的“逸仙大家庭”。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認真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各項職權,職工民主管理充分體現,職工主人翁意識日益增強。醫院大力支持建設工會活動場所并成立各類文體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職工活力不斷增強。積極履行在抗疫、醫療幫扶、消費扶貧、鄉村振興、無償獻血等方面社會責任,彰顯“逸仙人”家國情懷。乳腺腫瘤中心獲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邱逸紅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宋爾衛、林天歆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
廣東省模范職工小家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分工會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分工會在學校工會和學院黨委的指導下,圍繞學校學院事業發展布局,以服務學院學科發展、促進學院文化建設、豐富學院教工生活、增強學院凝聚力為主要任務,認真履行維護教職工權益、服務教職工群眾的職責。學院工會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化、規范化的工作機制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制度建設等各項中心工作;立足學院學科特色,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打造了院領導午餐會、青年教職工論壇、教職工生日會、教職工文體俱樂部、校企聯動活動和多項校級工會精品活動等系列品牌活動,營造良好氛圍,團結引領全體教職工建功立業。曾榮獲2017-2019年度中山大學“模范教職工小家”、2015-2017年度中山大學“女教職工文明崗和女教職工工作先進集體”等獎項。
廣東省優秀工會工作者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淼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淼同志長期以來堅持積極參與校院工會、教代會工作,竭誠服務教職工和學校發展。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工會干部,關心關愛教職工,做好各類互助保障及慰問工作;策劃組織學院元旦晚會、青工論壇等各類文體活動,積極組織參加學校工會活動,不斷豐富教職工生活;創建科普團,組織學院教師等赴省內外舉辦科普講座,惠及7000余中學生。參與創立中山大學教職工羽毛球協會,多次承辦全校性比賽,組隊參加省市高校羽毛球賽事并榮獲佳績。關心學校發展,調研撰寫的提案曾獲2017年中山大學教代會優秀提案。個人曾獲中山大學工會成立60周年“工會工作突出貢獻獎”、2019年中山大學優秀黨員等榮譽。
廣東省優秀工會工作者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彭望清
彭望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長、工會主席。從事工會工作以來,他以文化建設與鍛造為破題思路,以鑄就和增強中心文化自信為解題目標,帶領中心工會先后斬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章)、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重要獎項。他主導中心品牌體系建設,中心屢次獲評“中國醫療機構最佳雇主”稱號。彭望清長期致力于醫院運營管理研究與實踐,積極投身醫院績效體系構建與改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相關論文53篇,先后撰寫、主編專著5部,獲多項省級研究基金,多次應邀在多家三甲醫院和省級協會講授“醫院薪酬分配”和“醫院文化”等課程。
文稿終審:校工會 許東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