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校長高松在全校教師干部大會上的講話
(2021年11月19日)
尊敬的小新部長、學軍部長、義珍部長,中山大學的各位老師、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剛才,小新部長宣布了中央關于中山大學校長調整的決定并做了講話,學軍部長和義珍部長也做了講話,幾位領導對中山大學,也對我本人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希望,我深深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我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衷心感謝組織的教育培養和信任!
剛才,羅俊校長發表了飽含深情的講話,他為中大的建設和快速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要向羅俊校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我相信,羅校長也一定會繼續關注和支持學校的工作,并給予我幫助!同時,我要感謝中大的現任和歷任領導以及全體師生員工,你們為中大今天成為“南天一柱”做出了巨大貢獻,這為明天的發展奠定了很好基礎。
大學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今年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 。“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培育。”最近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培養基地,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 。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于學科交叉領域,大學在這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我們要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論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棟梁之才、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
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歷史傳承、精神文化和學科特色,這些決定了她們有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對于像中大這樣的“雙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要培養在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創造性的全面發展的人,能夠引領中國和世界的未來發展。
面對未來世界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什么樣的人才可能引領未來呢?一方面,他(她)要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未來的不確定性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教育要幫助他(她)能夠在未來面對新問題、想要去學習的時候能夠自我學習。另一方面,他(她)要擁有強大的思想力。正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質疑的過程中,才能不斷發現新問題,實現新突破,產生新創造。第三,他(她)要能夠在真實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動,知行合一。思考和學習很重要,但最終改變世界的是人們的實踐與行動。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這三者的相乘便是創造力。這是我對于培養創造性人才的一點認識。
這兩天,我也在抓緊時間學習中大的歷史沿革、校訓、校歌、大學精神和大學章程等,去年秋和一個月前也應邀參加過中大上一輪“雙一流”大學建設總結和下一輪建設方案的論證,對于中大深厚的學術與文化底蘊和近年的快速發展深感欽佩。孫中山先生1924年為國立廣東大學成立所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也是華工校訓的來源,鄒魯校長書寫的校訓石仍在華工五山校園內,兩校有緊密的血緣關系。這個校訓源自典籍《禮記·中庸》,很好地詮釋了創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簡言之,就是:學問、思辨、行動。我剛才講的對“創造力”的理解也與校訓相吻合。那么,如何培養創造性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一個世紀以來國內外高校的實踐給了我們一些參考和借鑒:要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把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跨學科地學習、通過研究和實踐學習,這需要我們所有中大人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不辜負各級領導的信任與重托,更不辜負中大師生員工的期待。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帶頭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二是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師的學術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忘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出更多創造性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三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和優化大學的治理體系,進一步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發揮中大基礎學科和多學科優勢,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的建設。四是以“天下為公”,修身律己。我一定會與春聲書記密切配合,和班子成員團結協作,認真履行校長職責,虛心傾聽和服務中大師生員工,全身心融入和投入中大的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全校師生員工的集體智慧,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包括海內外校友的支持與幫助。
我相信,在中央和部、省、市的關懷和支持下,在學校領導班子、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大一定能夠為振興中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特別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東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