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羅婧雅、趙現廷)作為全國最早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腫瘤專科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于2021年3月啟用黃埔院區后,同質化提供中西醫聯合診療。近日,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在黃埔院區正式上線,這是腫瘤防治中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實踐成果。

黃埔院區的第一張中藥顆粒處方(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隨著腫瘤防治中心多院區格局的啟動,跨院區調配中藥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在黃埔院區開中藥有著諸多的不便。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腫瘤防治中心藥學部黨支部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患者就醫取藥滿意度。針對這一難題,由孫穎副院長牽頭,藥學部、醫務處、總務處、信息中心、黃埔院區管理辦公室等多部門聯動,在黃埔院區引進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經過3個月的攻堅落實,系統于近日正式上線。中藥配方顆粒上線后,中藥立開立取,喝中藥變得相當簡單。

藥師正在操控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機(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相較于傳統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更方便患者攜帶與服用,還解決了黃埔院區患者候取中藥時間長的問題,提升了患者的就醫用藥滿意度。
中藥配方顆粒是以符合炮制規范的優質中藥飲片為原料,采用現代高新技術提取、濃縮、制粒而成的單味中藥顆粒。傳統中藥湯劑煎煮耗時費力,而中藥配方顆粒免于煎煮,服用時只需將調配好的顆粒用開水沖泡成湯劑,即沖即服。比起中成藥的固定方劑,中藥配方顆粒還能根據病情需要隨癥加減,更能貼合患者病情需要而進行個體化給藥。此外,有了智能調配機的加持,調配中藥配方顆粒既高效又準確,患者的等藥時間更短了。

藥師對門診患者進行用藥交代(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將中藥配方顆粒引進黃埔院區,是腫瘤防治中心藥學部黨支部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措施,更好地滿足了患者服用中藥的需求,也促進了中醫的傳承和發展。今后,藥學部全體藥師將不忘初心,積極探索,持續改進,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優質、安全、便捷的用藥服務。
文稿終審:腫瘤防治中心 文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