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王輝)10月11日,世界大學生立方星挑戰賽中國賽區總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山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指導的學生社團——中山大學學生微納衛星協會積極組織學院學生,聯合物理與天文學院部分學生,在參賽學生與指導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層層選拔,3支隊伍殺入總決賽,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中山大學榮獲“優秀組織獎”,航空航天學院教師尋廣彬、王繼河、吳嘉寧等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參賽隊伍合影(來源:航空航天學院)
世界大學生立方星挑戰賽由中國宇航學會與國際宇航聯合會聯合主辦,以挖掘國內外學生創新思維為目的,旨在充分提升航天創新科研與工程能力。自今年二月啟動以來,挑戰賽吸引了十余個國家近百個團隊參與,其中中國賽區25家高校及航天科研單位60支參賽隊伍近400名學生參加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36支參賽隊入圍總決賽。
中山大學三支參賽隊伍的同學和老師們經過齊心協力與堅持不懈的付出最終取得優異的成績,充分展現了中大學子熱愛航天,敢于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
航空航天學院負責指導的中山大學學生微納衛星協會于2021年7月經學校批準正式成立,旨在培養學生在微納衛星方面的科研與工程能力,發展微納衛星相關的核心技術,完成學生微納衛星的自主研制。今后協會將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世界大學生立方星挑戰賽”、“研究生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等系列賽事,為學院更多學生提供微納衛星的科技創新平臺,營造良好的科創氛圍。
附:我校獲獎項目
一等獎
作品名稱:新型立方星高增益充氣索網反射面天線設計與制作
參賽成員:郭子涵、羅嘉偉、趙郁文、鄧泓、李依龍
指導老師:尋廣彬
二等獎
作品名稱:空間站艙外操作的多仿生臂微納立方體衛星總體設計
參賽成員:陶文艦、楊銳瀾、蔡梓哲、韓巖、唐小明
指導老師:吳嘉寧
作品名稱:基于無拖曳的紫外聯合天文觀測立方星編隊
參賽成員:連曉斌、王培基、逯振坤、常藍天、王輝
指導老師:王繼河
文稿終審:航空航天學院 溫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