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6月8日電(通訊員陳哲正)5月30日下午,王雪華副校長在廣州校區南校園文科樓為2021級大海洋實驗班500余名本科生講授思政課。王雪華副校長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從“中華文化的必然”“歷史選擇的必然”“實踐證明道路正確”三個方面論證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選擇的必然性和正確性。

王雪華副校長為本科生講授思政課(來源:海洋科學學院)
王雪華副校長首先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特征與優勢。隨后,講述了中國人民抵抗侵略、追求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等抵御外來侵略者戰爭的結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被迫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9年五四運動推動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蓬勃興起,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舊中國的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探索。這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王雪華副校長談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勝利、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等一系列偉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在于始終有一個偉大正確的領導核心,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之路。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最后,王雪華副校長以自身求學經歷告訴同學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并努力奮斗。他引導同學們要不斷堅定緊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決心,努力成長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稿終審:海洋科學學院 李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