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6月16日電(通訊員趙現廷)6月14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授牌儀式和開工奠基儀式在甘肅省蘭州市先后舉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是甘肅省首家獲批建設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旨在全面提升甘肅省腫瘤防治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區域內腫瘤患者外轉率,逐步實現“腫瘤患者大病不出省”的目標。
14日上午9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授牌儀式在甘肅省腫瘤醫院門診住院綜合樓多功能廳舉行。
甘肅省衛健委黨組書記楊隴軍、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汪洪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徐瑞華、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武少新、甘肅省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組長袁秀智、甘肅省衛健委副主任張浩、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劉卓煒、甘肅省腫瘤醫院院長郝明出席了授牌儀式。儀式由張浩副主任主持。

授牌儀式現場(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儀式上,武少新書記宣讀了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授牌決定。
隨后,徐瑞華院長向甘肅省腫瘤醫院授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的牌匾。郝明院長作表態發言,保證做到全心全力配合中腫專家來甘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的建設工作。

授牌儀式(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授牌儀式后,嘉賓們前往蘭州高新區項目所在地。11點18分,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開工奠基儀式正式舉行。

開工奠基儀式現場(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儀式上,徐瑞華院長致辭。他表示,隨著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的落地實施,中腫有幸被遴選為新一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作為腫瘤防治事業的“國家隊”,中腫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人民健康為中心,在兩省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中腫與甘腫就甘肅醫院的目標與定位、合作內容與方式等進行了多輪細化探討。
“以后,中腫和甘腫就是一家人,讓我們攜手為甘肅人民的健康踔厲奮發、不懈努力,并爭取早日實現‘就醫更方便,大病不出省’的奮斗目標!”徐瑞華院長表示,中腫將充分發揮世界一流水平醫院的資源優勢,帶動甘肅的腫瘤防治水平提升,使甘肅乃至西北的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有一流的醫療服務。
隨后,相關領導為項目奠基培土。

肖海鵬常務副校長與中腫徐瑞華院長、武少新書記等一行合影(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當天下午,還在甘肅省腫瘤醫院舉行了座談會和專家學術講座。座談會上,甘肅省衛健委、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省腫瘤醫院相關負責同志就甘肅醫院的建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座談會現場(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在學術講座上,徐瑞華院長以《高質量學科建設引領研究型腫瘤專科醫院發展》為題,介紹了中腫建設世界頂尖腫瘤中心的奮斗目標。隨后,張力教授介紹了罕見驅動基因突變肺癌治療進展,陳明教授介紹了智能化放療新技術與遠程放療新模式,張蘭軍教授介紹了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在肺癌外科診療中的應用進展,潘志忠教授介紹了結直腸癌MDT組織管理與創新發展,范衛君教授介紹了腫瘤消融相關免疫治療的進展。同時,覃惠英主任進行護理專題講座,介紹了腫瘤護理學科建設之精要和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循證思維。

講座現場(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啟動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工作。這是黨和國家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具體舉措。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300畝,總建筑面積30.9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800張,分兩期建成,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于一體的腫瘤疾病防治專業機構。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有力彌補甘肅醫療服務短板,整體提升甘肅腫瘤防治水平,降低甘肅腫瘤患者跨省就醫數量和費用,實現腫瘤患者足不出省即可享受國內一流醫療服務。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設計圖(來源:腫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于1964年3月,是我國規模最大、學術力量最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腫瘤學基地之一,在全國腫瘤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龍頭作用,學科地位、綜合實力居領先水平。中腫將充分發揮在腫瘤防治、科研、人才培養及醫院管理方面的優勢,通過8至10年的努力,將甘肅醫院打造成區域高水平腫瘤臨床中心、高層次腫瘤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高水平的現代化醫院管理高地,輻射帶動區域內腫瘤防治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送腫瘤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提升甘肅省腫瘤防治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區域內腫瘤患者外轉率,逐步實現“腫瘤患者大病不出省”的目標。
文稿終審:腫瘤防治中心 文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