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7月1日電(通訊員胡筱婉、王堃屹)6月21日,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 (IUGG) 在韓國首爾大學主辦了數學地球物理(CMG2022)會議,期間圍繞如何宣傳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IYBSSD2022)舉行了“基礎科學與數學促進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我校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秋明院士作為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前主席應國際科學理事會(ISC)秘書長Ismail-Zadeh院士的邀請參加了會議并向論壇作報告,本次報告采用線上形式召開。
專題研討會重點關注基礎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聯系,圍繞如何將基礎科學、數學、科學教育和政策制定結合起來,為解決具有挑戰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做出貢獻,并進一步探索如何利用基礎科學和數學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會上,成秋明院士主要介紹了地球科學前沿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如何通過國際科學計劃和國際合作實踐解決重大地球科學問題并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首先,成院士從國際學術前沿和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角度切入,指出地球科學研究在資源、環境、氣候和災害等領域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所做的貢獻,并深度剖析了當前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地球科學前沿問題以及全球數字革命戰略背景下地球科學研究范式的變革。在此基礎上,成院士進一步介紹了IUGS與聯合國教科文(UNESCO)聯合發起和運行的國際地球科學計劃(IGGP)50周年慶祝活動,以及以“大數據+數學+超級計算”手段解決未知但復雜問題的應用實例以及IUGS首個大科學計劃——“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DDE)的相關情況。
成院士表示,地球科學是可持續未來的基礎科學,地球資源、全球變化、地質災害、水文以及地球動力學等專題領域的研究突破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價值,同時也呼吁政府、公眾關注并重視基礎科學研究。
論壇上,國際科學理事會(ISC)侯任主席Motoko Kotani院士介紹了ISC如何在全球科學領域宣傳和推廣IYBSSD2022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開放科學(Open Science)倡議,幫助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聯盟(IUPAP)主席、IYBSSD2022執委會主席Michel Spiro教授詳細介紹了IYBSSD2022的計劃和如何發揮 ISC及其國際聯盟成員在宣傳IYBSSD2022方面的作用;IUGG主席Kathryn Whaler 介紹了IUGG從地核到太空環境以及行星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如何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IUGG為支持 IYBSSD2022設立的特別項目情況。
去年,聯合國第76屆大會宣布2022年為“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IYBSSD 2022)。IYBSSD2022開幕式將于7月8日在巴黎教科文總部召開。
文稿終審: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何曉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