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9月19日電(通訊員陳多多)9月15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澳門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粵澳聯手打造對接葡語國家海洋合作高地”線上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文科樓分會場召開。會議由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澳門科技大學澳門海洋發展研究中心、南方海洋實驗室自主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承辦,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院支持。中山大學副校長蘭平、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副主任王輝、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中山大學分會場(來源: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
蘭平副校長指出,海洋之路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必走之路,也是國富民強之路,只有面對海洋,國家才能強盛。粵港澳大灣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澳門與橫琴是中葡經貿合作的良好平臺,今年4月10日的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提出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的愿望,本次研討會聚焦中國-葡語國家海洋合作這一主題具有重要性。中山大學對海洋的探索始于建校初期并延續至今,2008年學校成立了海洋科學學院,并于2018年發起成立了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目前,中山大學擁有完整的海洋探索體系,包括海洋科考船、破冰船、無人船隊等國之重器,14個涉海相關的學院,以及三十萬平方米的海洋學科樓群。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借此會議能夠碰撞出思想的智慧火花,推動海洋學科的應用,為我國、甚至全球相關的議題建言獻策。
來自中國內地、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葡萄牙的專家學者圍繞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合作議題充分交流研討,探討深化中國-葡語國家海洋合作的路徑,提出深化大灣區粵澳海洋合作的對策建議。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喬方利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王書華研究員、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教授、葡萄牙里斯本大學Carlos Guedes Soares(卡洛斯?格德斯?蘇亞雷斯)教授、澳門海洋學會會長何偉添博士分別作主旨報告,共計百余人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開幕式由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艷華主持,主旨報告環節由澳門科技大學澳門海洋發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陳明寶主持。
文稿終審: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 毛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