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11月24日電(通訊員賴銳、嚴林雅、李葉鵬)11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中山大學聯合主辦,《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與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40余位專家學者相聚云端,圍繞“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這一主題進行研討交流,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線上集體合影
論壇開幕式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有志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辛向陽首先為論壇致辭。他結合自身治學經歷,與參會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交流了心得體會,指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要多讀經典著作、多思多想、多寫多練、多聯系實際、多讀傳記,以提高學養,為學界做更大貢獻。辛向陽還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作了主題報告,通透分析解讀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勾勒的中國式現代化藍圖,及其富有創造性、符合規律性、帶有世界風、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特征,認為該藍圖將為中國的未來建設指明方向。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余敏斌對與會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本次論壇對于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他還介紹了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科的發展情況,表示要把中山大學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重鎮。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社長梁艷玲介紹了該社出版學術著作、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研究著作的情況,提出在黨的二十大吹響新的時代號角之后,將致力出版一批深入研究二十大精神的理論著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期刊與年鑒管理處處長劉普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學術類期刊的情況,提出要繼續堅持公益辦刊和重視培養青年學者的辦刊原則。
在優秀論文頒獎環節,《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主任李建國發言并公布了獲獎名單。他首先肯定了全國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論壇的影響力,并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期刊的發展情況,他表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繼續堅守初心,努力為青年學者搭建更好的學術平臺。
經過認真審稿、研究討論,本屆論壇共有10篇論文獲獎。獲獎者代表盧曉娜發言。
在主題報告環節,8位專家從不同視角聚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中國式現代化”兩大命題進行學理闡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林建華教授從“兩個行”“兩個結合”和理論創新的內在機理三個方面對“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新時代意蘊和旨歸”進行了解讀,深刻詮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一偉大創舉。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軍教授圍繞“怎樣理解‘立場、觀點、方法’”,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個性、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應從功能性和實體性對“立場、觀點、方法”進行全局把握。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代堯教授圍繞“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學理研究”,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兼顧政治性和學術性的重大命題,應從“三大規律”“兩個結合”“四大之問”三個維度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認識。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系”,指出應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有助于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程京武教授指出,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邏輯,要明確從“兩個行”到“兩個結合”,最后落腳到“兩個通”的邏輯脈絡,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準確把握中國發展的本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迪斌教授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只有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時空邏輯,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涵,才能扎實做好學習宣傳和研究闡釋工作。
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紅教授從勞動本質、需要本質和社會關系本質闡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有深刻的人學意蘊。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沈成飛教授從建立自信自立的深層邏輯、品質特征與核心要義,闡述了堅持自信自立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與時代價值,提出堅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品質,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動力。

主題報告環節專家發言
分組討論環節分設4個主題展開研討。與會青年學者圍繞“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主題,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文本與術語等角度發表真知灼見;圍繞“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主題,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理論,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群體中的國內外實踐發展與趨勢闡述獨到見解;圍繞“中國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重大意義研究”主題,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布局、反貧困思想與各領域具體治理方式等問題暢所欲言;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關聯研究”主題,針對不同時期社會主義運動的國內外發展與互動等問題各抒己見。

閉幕式上,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進平教授作大會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研討會恰逢其時,各專題的發言亮點紛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擔引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的重任,中山大學勇擔責任使命,為大灣區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中大力量。
據悉,第十五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論壇擬于2023年在海南師范大學舉辦。
文稿終審:馬克思主義學院 陳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