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黃睿)在珠江河畔,創建于1835年、中國最早的西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巍然矗立。這里見證了中國西醫起源、西醫教育肇始,更是孫中山先生學醫及從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建院188年,醫院創下中國現代西醫史上許多第一,也云集了國內名醫名家,上世紀五十年代即有7位國家一級教授在此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卓越的醫學人才。
醫院始終秉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心懷“國之大者”,五年來,在奮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了累累碩果,醫、教、研、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醫院獲評廣東省公立醫院黨建“四有”工程示范點,2020年入選廣東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2019年入選廣東省機關與事業單位黨建十佳案例,2017-2020年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山大學先進黨委”。2020年,醫院獲評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醫院黨委獲評為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是全校唯一獲得廣東省雙“先進集體”的單位。

孫逸仙紀念醫院抗疫先進個人代表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代表醫院領取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牌
黨管人才結碩果。院士領團隊建人才“高原”,2019年11月,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五年來,醫院新增國家杰青5人、國家優青3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且均為共產黨員。目前,醫院擁有國家級人才超70人;國家級學術團體主委、副主委77人次,逐漸形成了一支由臨床科學家領銜、多學科并進的優秀人才團隊,成為推動打造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的重要支撐和強力引擎。一院兩代表展鮮明底色,院長宋爾衛院士當選第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許可慰當選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院長宋爾衛院士(左)當選第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許可慰(右)當選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黨旗飄揚擔使命。在疫情防控一線挑重擔,三年的抗“疫”大考,院黨委帶領醫院全體黨員、職工奮戰前線、堅守后方。2020年,醫院兩批醫療隊151人支援武漢,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總支在前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火線發展54名黨員入黨,救治工作獲得患者、同行及國家衛健委高度評價,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三年里,逸仙人醫療支援的步伐遍布香港、海南、上海等地,在廣州幾波疫情中前線與“大本營”協同作戰,黨員在戰“疫”隊伍中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黨旗飄揚在守護家國的最前線,黨徽閃耀在無悔堅守的每一崗。

2020年,武漢“戰疫”前線,孫逸仙紀念醫院84位援鄂醫療隊員提交了入黨申請書,54人火線入黨,圖為援鄂醫療隊火線入黨宣誓儀式

2022年3月,孫逸仙紀念醫院派出22名醫護骨干赴香港開展醫療援助工作,并于5月19日順利完成任務返粵

2022年4月3日,孫逸仙紀念醫院援滬核酸檢測隊隨廣東省支援上海核酸檢測隊緊急馳援上海,奮戰40余個日夜后于5月18日順利完成任務返粵

2022年8月,孫逸仙紀念醫院援瓊醫療隊出發支援海南疫情防控工作,46名援瓊醫療隊員在9月13日順利完成任務返粵

支部建在方艙上,2022年廣州疫情攻堅時刻,孫逸仙紀念醫院接管的逸仙方艙醫院(琶洲保利世貿中心二號館),援方艙醫院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筑起堅強的戰斗堡壘

2022年11月25日,孫逸仙紀念醫院支援琶洲方艙醫院醫療隊員在支援放艙期間度過政治生日
在精準幫扶之中顯擔當,醫院黨委堅持統籌領導對口幫扶工作,多部門聯動積極組織黨員投身脫貧攻堅戰一線,在外派醫療隊中建立臨時黨支部,加強黨對幫扶工作的引領。在海拔4800米的西藏仲巴縣,逸仙幫扶團隊創下多項第一,改變了當地沒有醫院的歷史;林天歆副院長赴新疆任喀地一院任黨委副書記、院長,作為新疆地區首位“杰青”院長在創建“雙百醫院”中作出了卓越貢獻……從生命禁區到祖國邊陲,從省內省外到走向國際,醫院黨委領導全體逸仙人寫下一篇篇醫療幫扶的生命之歌。

2021年9月,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左二)一月之內兩赴西藏為患者做手術

孫逸仙紀念醫院援疆干部、時任喀地一院院長林天歆教授(左三)在當地臨床科室開展醫療幫扶工作

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許可慰教授(右一)在喀地一院為“結石寶寶”進行公益手術

2022年7月,孫逸仙紀念醫院赴陜西富平縣醫院開展新一輪醫療幫扶工作暨主題黨日活動

2022年,孫逸仙紀念醫院啟動新一輪幫扶工作,赴揭西縣召開幫扶啟動會暨新隊員歡送儀式

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教職工黨支部與11家基層醫院黨支部結對共建

孫逸仙紀念醫院放射科及介入科教職工黨支部與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第四黨支部攜手成立黨建結對共建支部
黨建引領促發展。醫院黨委積極發揮作用,將黨的領導融入醫教研管理各項事業全過程,以“四個面向”為指引,堅持“臨床導向”“疾病導向”,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作為發展建設抓手, 實現從“走在前列”到“引領發展”的跨越式發展,為大學雙一流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五年來,醫院醫療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內涵不斷提升。醫院入選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儲備單位(腫瘤方向)和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取得肝、腎、心、肺器官移植資質。9個國家臨床重點??祈樌ㄟ^國家衛生健康委總結驗收,并新增2個國家臨床重點??疲?021)。醫院排名進步顯著,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研究型醫院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4,連續5年進入全國前10名。在腫瘤微環境、RNA醫學方面研究處于國際領跑地位,在干細胞、免疫細胞方面的臨床研究位居國內前列。宋爾衛院士團隊提出腫瘤生態學說,提高了乳腺患者保乳成功率,乳腺癌患者十年生存率為91%,居世界領跑水平。

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劉超教授團隊順利開展劈離式肝移植手術

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助理、乳腺腫瘤中心副主任蘇士成教授榮獲首屆“鐘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圖為蘇士成在頒獎典禮上發言
立德樹人強培養。五年來,醫院立德樹人取得豐碩成果。醫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積極落實三全育人,堅持“五個融合”,始終堅持將深厚的醫院歷史文化沉淀、孫中山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前輩高尚的醫德醫風融入教學活動之中,構建一流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創立“聯合導師制”,促進臨床與科研互促共進。26個專業獲批為國家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4個專業獲批為國家??漆t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獲廣東省2019年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多名教師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

孫逸仙紀念醫院李春海教授團隊《基于虛擬現實(VR)技術的醫學教學體系構建》收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走入第188個年頭,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將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充分總結好經驗、發揚好做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帶領醫院全體職工堅定理想信念,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凝聚改革發展共識;以組織建設為重點,夯實醫教研發展基石;以學科人才培養為支撐,為醫教研發展提供第一資源;以“四個戰略”為抓手,為醫教研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文稿終審:孫逸仙紀念醫院 古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