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3月7日電(通訊員吳文蔚)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3月5日上午,在全國第 60 個“學雷鋒紀念日”、第24 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當天,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山大學隆重舉辦學雷鋒志愿服務文化節主題活動,并正式啟動中山大學2023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文化月系列活動。校黨委副書記余敏斌、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鐘一彪、校團委書記楊小柳等出席活動,全校各二級單位團組織負責人及志愿服務學生代表一同參加。

中山大學2023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文化月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以《青春之名 志愿之約》微視頻開場,回顧了我校師生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志愿服務,以青春之名,赴志愿之約,以自身所學,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的溫暖瞬間。儀式上,學校隆重表彰了中山大學 2022 年星級志愿者。今年共有1135名同學獲評為2022年星級志愿者,其中志愿服務時數達到1500小時以上的“五星級志愿者”有31名同學。截至2023年3月4日24時,i志愿服務系統數據顯示,中山大學注冊志愿者共77659名,服務時長累計共達3426510.95小時。

余敏斌副書記為2022年五星級志愿者頒獎
來自我校校園、社區和鄉村振興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志愿者代表和優秀志愿服務項目代表在會上作交流發言。他們有的奔赴2000公里以外的云南省鳳慶縣魯史中學支教;有的讀研期間報名參加西部(山區)計劃助力鄉村振興;有的組織抗疫流調志愿服務隊,用專業知識與病毒傳播賽跑。在志愿服務典型項目中,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愛牙護齒宣教義診服務隊堅持30余年,從沿海地區到西藏等偏遠地區,服務及宣教輻射人群超60萬。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李郇教授師生團隊自2009年起,以“共同締造”為工作方法,在全國近50個城鄉社區開展實踐,積極運用專業知識技能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
國家有號召、青年有擔當。儀式上,校黨委副書記余敏斌為中山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志愿服務隊授旗。學校團委接下來將依托專業師生團隊組建跨學科志愿服務隊伍,結合我校云南鳳慶和廣東連州等幫扶點需要,組織中大青年學子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余敏斌副書記在儀式上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學雷鋒活動;二是抓好教育引導,從育人上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三是精心組織謀劃,從行動上扎實推進學雷鋒活動。他強調,要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當作一項常態的工作來抓,堅持不懈、久久為功,進一步強化平臺建設,加強能力培養,做好機制完善,用心用情用力寫好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實踐育人新篇章。

向雷鋒學習,志愿正青春
活動當天,校團委在會場專門設置了注冊志愿者、辦理注冊志愿者證專區,鼓勵引導更多中大學子以成為注冊志愿者為榮。當天下午,附屬第一醫院、公共衛生學院、物理學院等單位組織學生志愿者,走進新港街道社區開展義診、維修家電等志愿服務。

各二級團組織走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
據悉,在2023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文化月期間,校團委將舉行“志愿項目我參與”“志愿形象我設計”“志愿故事我來講”等系列活動,并推動實施“志愿服務優化提升工程”,著力培育一批推進志愿服務氛圍的基礎項目,支持一批具有學科特色的示范項目,開展若干聚焦大局有貢獻度的服務項目,營造我校學雷鋒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引領學校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文稿終審:校團委 楊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