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郭凱明)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體系,2022年5月17日管理世界雜志社組織召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體系”研討會(筆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郭凱明老師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創新方向”筆談文章。
文章提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持續深化的趨勢性轉型,塑造出鮮明獨特的結構性特征。無論從長期視角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還是從短期視角研究中國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都需要重視經濟結構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如何從中國經濟發展道路實踐出發,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創新性發展,再指導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踐,是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體系的重大問題之一。
關于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創新方向,文章提出兩個觀點。一是從中國經濟發展歷史和結構特征出發,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原創視角,全面揭示供需結構、要素結構、技術結構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規律,使中國道路實踐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理論創新之源。中國正在進行著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應從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由此構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的系統框架。
二是以效率和公平、發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場的辯證統一關系為研究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范式創新,指導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踐,實現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結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為效率和公平、發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確定了新的科學定位,應準確把握這三組關系的基礎影響和發展趨勢,并由此開拓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理論新的研究范式。
原文刊發:高培勇、樊麗明、洪銀興、韓保江、呂煒、白重恩、洪永淼、蔡繼明、寇宗來、黃群慧、劉元春、劉尚希、楊燦明、龔六堂、劉守英、陳斌開、郭凱明、金碚、李曦輝、劉秉鐮、陸銘、洪俊杰、劉錫良、陳詩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經濟學體系”,《管理世界》,2022年第6期,第1~56頁。
論文鏈接: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GLSJ202206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