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新氣象】文科學者應該有更高遠的學術情懷
今天的會是文科發展的會議,發展就涉及到學術評估與建設的目標。
在我看來,學術評估可以有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量化認同,這是一種數據式的客觀評價。量化認同是當下流行的評估方式。
第二個維度是學術共同體的認同。主要表現在學者、學科、學術成果幾方面在行內的口碑、影響和學術聲譽度,或者說是學術界的江湖地位,這是一種集體主觀認同。學術共同體的認同,和量化認同可能有關系,也可能毫無關系。
第三個維度是學術史認同,是后人對前人學術的選擇性評價,它也有很強的主觀性,但其評價標準是明確的,就在于學術是不是具有傳世的品質。
在以上三種學術認同中,量化認同是由數字說了算,是原點式的認同;共同體認同是同時代的學界說了算,是橫向的認同;學術史認同是后人說了算,是縱向的認同。這也可以說是三種不同的學術境界。
我們如何對待這三種認同呢?
就學科發展而言,我們要在當下活下去,就必須獲得量化認同。就當下而言,這是鐵門檻,是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