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3月26日電(通訊員劉興基)為了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對國家維護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加深國家“三農”發展對人才實際需求的認識,激勵同學們知農愛農、務農興農,3月24日晚,中山大學農學院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與深圳豐農控股公司共同舉辦豐農獎學金啟動儀式,邀請豐農控股公司專家作新農科學子職業規劃講座,并與校友進行交流。
豐農獎學金啟動儀式
首先,中山大學農學院黨總支書記程月華致歡迎及答謝詞。她對學校領導和豐農控股公司的中大校友促成豐農獎學金的設立表示感謝,并介紹了農學院與豐農控股公司合作開展的助力湖南宜章抗戰辦學老區“三農”發展,培訓本科生參加全國“2022年全國智慧農業創意大賽”等務實互動。她希望農學院學子能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以優秀校友為榜樣,再接再厲,勤奮學習,勇于擔當,真正成為推動我國“三農”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優秀高端人才。
隨后,豐農控股豐誠上品CEO高聃介紹了豐農獎學金設立初衷及獎助辦法。她談到,公司核心管理團隊中有4位中大信息、化工、管理學院畢業的校友,如今跨界從事現代農業企業經營,深耕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得知母校復辦農學院,豐農公司特在母校的農學院設立“豐農獎學金”,在3年內捐贈人民幣51萬元,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和突出貢獻獎學金,助力新農科人才的培養。
接著,中山大學副校長邰忠智、豐農控股公司董事長閆子銅宣布豐農獎學金正式啟動。
邰忠智副校長感謝校友企業與母校的多方合作和對母校的關心支持。他表示,豐農獎學金作為農學院復辦以來的第一筆社會捐贈的獎學金,具有榜樣示范作用。他希望農學院不斷強化院企合作,進一步加快發展;希望同學們不負學長的鼓勵支持,努力學習,成人、成才、成器;希望農學院師生凝心聚力、辦好辦強農學院,真正踐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辦學目標,服務社會。
閆子銅董事長表示,豐農公司作為農業農村部全國星級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理應承擔社會責任、回饋社會。他說,作為曾經的中大學子飲水思源,能夠在農學院設立獎學金,支持母校新農科人才培養,倍感榮幸。他希望學弟學妹們不斷增長才干,不負社會的期待,學成之后回報社會、建設祖國。
專家講座
儀式結束后,豐農公司高級顧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副校長錢永華教授,總農藝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興林應邀分別做了《農業的變革與未來》和《“三農”發展急需的技術支撐和服務需求——新“三品一標”的思考》的講座。
錢永華教授結合自身從業經歷和專業系統研究,提綱挈領地介紹了我國農業農村的歷史性成就,以及面臨的各種挑戰。他指出了未來農業“農工結合”的主要變革趨勢,展示了生物技術、營養與健康、智慧與智能等科技引領,農業+互聯網、智慧智能、科技產業園、文化創意、生產性服務等平臺推動和全球配置的未來愿景。錢教授引導同學們面對新時代、新農科的社會需求,理性思考將來工作的意義,把生活基礎、社會需要、價值體現結合起來,通過不懈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王興林教授從長期的農業農村實踐經驗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地介紹了對農業“三品一標”的思考。王教授指出,新的“三品一標”(即品種、品質、品牌,標準化)從過去單純側重產品向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全產業鏈延伸。他希望師生們關注實踐需求,努力為國家“三農”發展補齊短板。他還展示了豐農公司在推行農業種植標準化中的部分成果DPA系統,引起了師生的極大興趣。
校友交流
應農學院邀請,豐農公司的兩位中大校友介紹了跨界從事現代農業的心路歷程。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豐農公司旗下大豐收CEO周單,曾在和君咨詢公司任職。他認為,面對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發展的難得機遇,專業跨界交叉更容易產生創造、進步和顛覆性成就。轉行豐農公司后,他堅持深入一線了解基層需求,通過一手數據分析市場,了解新農人的技術、產品需求,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斷提升自我。
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碩士、豐農公司旗下天天學農CEO趙廣,曾在華為公司任職。他認為,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應該與社會發展趨勢一致,我國目前農業產業化人才匱乏,更容易實現“彎道超車”。2035年和2050年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性發展節點,同學們恰逢盛世,更應鞏固專業思想、扎根農業,為國家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學院院長譚金芳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豐農獎學金的設立是中大校友踐行校訓宗旨、弘揚中大精神的體現,對于新農科學子提振精神、鼓舞士氣具有重要意義。他感謝兩位公司高管專家精彩的知識傳播、兩位校友坦誠的職業分享,并表示學院今后要繼續加強與豐農公司的合作交流,努力培養人才,積極服務社會。
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感謝豐農公司的支持和校友們的關愛,認為通過講座對未來農業的走向和農業現實需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對豐農公司“三品一標”的成果十分感興趣。大家希望以后增加現場參觀交流、實習實踐或線上“云參觀”等機會,學習更多具體技能和知識。
文稿終審:農學院 程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