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3月27日電(通訊員涂良成)3月25日,天琴前沿科學中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天琴中心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召開。
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偉仁院士,副主任羅俊院士、葉朝輝院士,委員尤政院士、譚久彬院士、Vadim Milyukov教授、Gerhard Heinzel教授、Masaki Ando教授、Stefano Vitale教授、Enrico Canuto教授、Martin Hendry教授、Sang Pyo Kim教授、王斌教授、徐仁新教授、李成教授、周澤兵教授、涂良成教授、葉賢基教授參加會議。馬龍生教授受邀出席。

3月25日,天琴前沿科學中心舉行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來源:物理與天文學院)
中山大學副校長蘭平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指出,天琴前沿科學中心是充滿美好希望的平臺,是中山大學最近幾年快速發展的縮影,并代表中山大學熱烈歡迎并感謝為中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各位委員會院士、專家。蘭平副校長向委員會介紹了中心在推進“0123”技術發展路線圖的各個階段取得的主要進展,認為中心的每一步進步促成了大學大跨步上臺階的改變,并表示中山大學將在平臺基礎建設、研究生指標、運行經費等方面繼續加大支持,希望各位委員對中心的快速發展給與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中山大學副校長蘭平教授致歡迎辭(來源:物理與天文學院)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院長、天琴中心常務副主任涂良成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是探索現代大學制度的試驗區,天琴前沿科學中心以我國自主的空間引力波探測為首要目標,瞄準打造我國在引力物理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將建成空天科技和基礎前沿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創新中心、人才搖籃和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學術高地。中心建設目標的達成,需要中心全體師生長期堅持和努力拼搏,還需要學校和各級管理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更需要學術委員會的長期悉心指導。他懇請各位專家為中心的發展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偉仁院士主持會議(來源:物理與天文學院)
會議由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偉仁院士主持。天琴前沿科學中心行政主任梅健偉教授作2021年度中心工作報告。他介紹了天琴計劃和天琴前沿科學中心建設定位、科學目標、研究內容,重點介紹了2021年度在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隊伍建設、科普教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簡要匯報了中心后續發展規劃。隨后,胡一鳴副教授、張雪峰副教授、葉賢基教授分別匯報了天琴科學目標和數據處理、天琴概念方案、以及天琴關鍵技術的研究進展。
學術委員會委員們聽取了報告,對中心獲批表示祝賀,并對中心成立以來的建設進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吳偉仁院士指出,我國在月球探測方面的有一些重大動向和舉措,希望中心更多參與相關的科研活動。在隨后的咨詢和討論環節中,委員們積極發言,就中心如何與國際上其他空間引力波探測項目加強交流合作、強化天琴的科學目標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天琴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羅俊院士作會議總結(來源:物理與天文學院)
天琴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羅俊院士作總結講話。他首先回顧了團隊發展建設的歷程,回憶了自己在發展引力波探測核心技術過程中與學術委員會中多位國外委員的認識和交往歷史,指出了天琴前沿科學中心建設發展的時代機遇和地理優勢、以及天琴前沿科學中心的設立對于天琴計劃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對中心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也表達了與國內外團隊深入加強合作、共同致力于推進空間引力波探測這一有益于全人類的事業的意愿,并誠摯邀請各位委員在疫情過去后來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天琴前沿科學中心進行更加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梅,科學研究院基地處副處長張莉恒,天琴前沿科學中心主要成員等共計60余人參加會議。
文稿終審:物理與天文學院 郝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