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3月24日電(通訊員李金源)3月19日,“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內涵與當代青年修養”專題講座在我校深圳校區舉辦。本次講座由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剛主講,中山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科研究所主辦,得到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的大力支持。學校第二十六期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修班深圳校區學員、深圳校區各院系學生骨干代表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科研究所青年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講座。

馮剛教授作講座
馮剛教授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談起,從中華文明的源頭來探究當代青年人格修養的培育,深刻闡釋了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內涵,深入分析了儒家理想人格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的當代價值,指明了當代青年自我完善修養的路徑方式。
馮剛教授強調,以君子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是中華文明的典型人格范式,我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要重注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努力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在講座中,馮剛教授鼓勵青年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精神支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身體力行,要堅持以文化人、注重文化涵育,要堅持自我完善、健全健康人格,在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中,從明德修身的君子人格上構筑青年理想人格的價值坐標,涵養當代青年修養新風貌,敢想敢為、善做善成,以高度的歷史自信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以高超的斗爭本領弘揚斗爭精神,展現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講座現場
文稿終審:黨委學生工作部 鐘一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