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4月29日電(通訊員盧思穎)4月25日上午,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魏峻教授,通識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劉麗華老師、應建慶老師一行到博雅學院調研通識游學課程情況并座談。博雅學院院長陳建洪、副院長王承教出席調研座談會。

調研座談會現場
會上,魏峻教授首先介紹了來訪調研的主要背景。他指出,廣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希望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和中山大學博雅學院能夠共同合作開設海上絲綢之路通識游學課程,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形成切近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加強兩校間人才培養交流合作。
接著,劉麗華老師介紹了復旦大學通識游學課程的基本情況。她指出,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于2017年推出了“復旦通識·中國故事”系列通識游學課程,旨在通過這一新型的通識課程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行走中的認知與課堂上和書本中的內容有機結合,實現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多元互動和更大程度的資源共享,在文化交流與碰撞中加強對傳統文化和文明的認識。截至2023年,復旦通識游學課程已經建設7條線路,共計45所高校的1075名學生修讀。目前,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正在籌劃海上絲綢之路通識游學課程,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對于開設游學課程具有豐富的經驗,希望博雅學院在課程建設能夠給予充分的支持。
最后,陳建洪院長介紹了博雅學院人才培養情況,并對兩校合作開展通識游學課程表示大力支持。游學課程是博雅學院人才培養的特色內容,學院在游學課程建設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3年至2017年赴希臘開展了“古希臘語言與文化”項目,2018年至2019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開展了“古典語言與文學”項目,后陸續赴西安、長沙等地開展游學課程建設。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都是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發起單位,兩校共同開設通識游學課程,將更多優質教學資源和修讀項目惠及更多的學子,有助于推動深化兩校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通識教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合影留念
文稿終審:博雅學院 曾佳妮